行业动态

行业动态

主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动态

水务行业技术如何创新才有效

       环境产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创新?在近日由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主办、清研环境承办的“新型高效水处理技术论坛”中,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章林伟,原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会长杨向平,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杨殿海,中国建设科技集团信息院副院长陈永,原广州市水务局副总工程师王少林齐聚一堂,共话环境产业的技术创新之道。



环境技术创新的落地难

       在行业发展的前二三十年,我国的污水处理以国外引进为主;从“十二五”开始,在技术方面开始有所创新;“十三五”期间,技术创新进一步增多,市场需求也更加丰富。在具有真实价值的科技成果基础上,能够形成有效的转换模式,才是实现创新全周期循环。而技术创新通常只是解决点状问题,在技术研发后的落地过程,企业遇到的问题往往复杂得多。团队建设、资金支持、项目获取及落地、政策影响、行业环境、市场机制,都是转化过程中躲不开的影响因素,多数技术团队在最初的推广阶段便会屡屡吃到闭门羹。

产业需要什么样的技术创新?

      在技术创新过程中,要以市场为导向。技术与科学不同。科学是放之四海皆准的,技术是因地制宜的。如清研环境的RPIR工艺优化了处理系统,而实现了产品化,变成一个单元嵌入到处理池中,在耦合作用下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这既抓住了科学规律,也是技术上的升级。在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化中,企业有几点可以提升:第一,技术是核心,企业应围绕产品、设备提升内力,注重目标导向、问题导向,使自身的技术更具核心竞争力。第二,要学会借外力。一个环保公司或实验室发展,一定要借助人、财、物的外力。人,是指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;物,是指一定要有项目落地;财,是指在启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,要适当融资。第三,要注重借合力。只有共赢才有生态,从上游的材料商、设备商,到下游的需求方,都尽量把利益连接起来,形成共赢,才可以持久发展。

未来五年的技术突破方向

       目前,行业的焦点是城市污水处理,但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效率、径流污染、水源地污染、工业偷排污染这些问题日益显著,并未建好污水厂即可解决。未来需要更多地考虑资源化,从全产业链、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到水处理,并建立起更全面、科学的评价标准体系。

    “开放、共享、融合”是未来技术研发思路。水务行业和机械、物理、化学、电化学等多学科相关联,“开放”往往可以化繁为简,用跨界的思维去观察,可能是在材料方面,包括膜处理材料、靶向材料等,能做的技术革新还有很多;“共享”是指水是一个整体系统,不应该碎片化、割裂化,污水治理及技术研发也需要从大系统的视角考虑,而不是就节点论节点;从水系统的技术和管理体系方面,也需要将各个处理环节融合来看,包括污水处理厂、雨水处理厂等等,将规划、标准、管理体制相融合。